开栏语:为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精神,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党委宣传部本学期开展走基层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单位,采汲源头活水,用镜头捕捉学校发展变迁,用文字记录师生点滴生活,并在校园网和黄淮学院报推出《走基层》专栏,刊发采自一线的鲜活报道,敬请关注,并积极提供线索和材料。
国际学院: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记者:大锋 亚威 瑞阳 通讯员:王卫华 胡华伟
点睛: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国际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成立7个校企合作工作室,形成 “教师发包项目——学生承接项目——教师虚拟投资——学生组团开发——教师监督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教师考评验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国际学院已经建成易团队软件工程工作室、创新创意、炫光数字动画、缔盟动画、天乐动画、二维动画、逗号影像7个专业工作室。工作室既是学院专业技能的教学场所,又是企业在校内的生产基地,有着明确的设计项目或任务,具备公司的特征,具有项目开发、实习实训、项目孵化三重功能。
国际学院工作室坚持教学科研团队和项目科研团队并重的原则,各科研团队由教授、博士及青年教师组成,针对教学问题,企业项目进行研讨、观摩示范,改革创新,在科研方面加强交流、讲解论文、项目讨论,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作室的教师除了来源学校导师外,更多的是合作企业中的专业精英,他们长期从事设计、管理工作,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而且了解社会中最前沿的设计,通过工作室承接的具体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前给了学生“工作经验”。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工作室教师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更多的自主决权。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优势,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为导向,参照企业投放在工作室里的实际项目或生产任务,设定各专业的技能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完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职业技能。目前,工作室承揽的项目主要有校内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引进合作 企业的实际项目、承接的社会大型外包项目和工作室立项学校建设项目等4大类型20多项。
经过不断的研究及实践探索,工作室“教学做合一”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是教师队伍“双师”化,专任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顶岗实践和研修蔚然成风;二是教学内容职业化,按照职业和工作标准,基于工作过程设计、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将产业、职业、行业、实践等要素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三是课堂教学情景化,教师按照职业岗位情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互动交流氛围良好,学生操作性显著增强;四是实践教学实境化,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组织学生前往真实工作场景实训等。
“工作室制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使教学与实践更紧密关联,是融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同时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工作室既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场所,又能够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练兵场,同时也为学校形成新的对外联系的窗口,通过这处窗口为社会服务。在工作室所营造的教学环境中进行项目教学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并且能够增强教师责任感,营造师生间良好的互动。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经承接“中部人才经理人协会合作的湖北人力资源协会网站”、“人和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钻石佳人婚恋网及其平台建设”、“华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娱乐购物网站”等项目,工作室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科专业竞赛,成功申报了20多万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谢国兴等5名学生在2011年 “全国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总决赛中分获二、三等奖,团体总分全国第30名,我校荣获“优胜学校”称号。近年来,国际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学院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受到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的充分肯定。
炫光数字工作室
院领导到工作室现场指导
“易团队”教学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