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正文
IFIE2024|第十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举行第三分论坛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日期:2024-12-10 20:10:00    打印本文

12月10日上午,第十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分论坛三在黄淮学院图书馆中州厅举行。分论坛三以“数智赋能:提升应用型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为议题,围绕“数字赋能:打造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引擎”“形态变革:塑造“数字+”教育新生态”“形态变革:塑造“数字+”教育新生态”三个方面,探讨应用型高校如何以数智技术的研究、应用为核心,重构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探索个性化、智能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构建开放共享的产学研用教育创新生态,赋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黄淮学院副校长李恩中主持论坛。

围绕第一议题,黄淮学院副校长姚汝贤作题为《数智赋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主题报告,黄淮学院通过数智赋能产教融合新生态和人才培养新机制,实现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服务地方创新发展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学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水平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贺星岳带来《职业教育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思考》报告,从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区域和时代属性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提出了职教本科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逻辑和路径,并分享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在科研创新服务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吴薇副校长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副校长吴薇的报告题目是《数智赋能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报告从为何转型、怎么转型、如何实施、建设成效四个方面介绍了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以数字化改造赋能“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基地、金教材”,以教学关键要素“小切口”全面推动学校教学“大改革”的实践经验给了我们非常深刻的启发。

围绕第二议题,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王丽伟分享了《AI背景下大学生核心素养与课堂变革》,报告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了AI时代的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享了国内外课堂变革的经验探索,介绍了上海交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从课程组织、数字化平台建设、教育和学习空间打造以及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宁波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书记尹辉在《汽车城里办大学 创新工科支撑万亿产业》报告中分享了宁波工程学院围绕“全产业链一线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布局紧密对接服务宁波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推动教育教学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从支撑服务转向创新引领,为应用型高校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嘉宾浙江华为ICT教育研究院院长谭方的《建设智算人才底座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从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催生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发展趋势,介绍了基于华为优质产业资源,瞄准产业人才需求,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解决方案“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

在对话会环节,三位专家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通过塑造“数字+”教育新生态,高校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教育需求,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竞争力。

北京源集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平发布智慧康养学习工场(2024)项目建设方案,以数字化和产教科融合为主线,聚焦康养领域,集成政产学研等各类创新要素,加快推动康养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国家卫生健康体系构建和健康产业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6b90d86e4e671381.jpg

ba9a5b1caaf79953.jpg

63e06ea663b489d7.jpg

c49f66f386833774.jpg

c31d2f8c23335a6b.jpg

15c511d1b890860e.jpg

e79511a4467a1796.jpg

cd7ff4d07958c8cf.jpg

142c2020d1eb29aa.jpg

(撰稿:杨力    摄影:王振杨    责任审核:赵歌平)


核发:宣传部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