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第三届计算机大赛的通知
各系(院):
根据我院提出的“英语精、电脑通、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为加强计算机教学,提高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营造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经研究决定举行黄淮学院第三届计算机大赛。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大赛宗旨
选拔尖子,带动一般;重在平时,营造氛围;人人参与,基层选起;以系组队,团体排名;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点面结合,整体提高。
二、参赛对象及大赛规程
1、参赛对象:所有全日制在校本科、专科生。
2、比赛程序:分选拔赛、复赛、决赛和总决赛四个阶段进行。各系(院)面向本系学生组织选拔赛和复赛,学院组织决赛和总决赛。
3、决赛选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各系(院)认真选拔,按照学生人数1%的比例推荐人选参加全校决赛。第二部分由学校按照各系(院)学生人数1%的比例随机抽取选手参加全校决赛。
4、决赛、总决赛分专业组(计算机科学系、信息工程系)和非专业组进行。
5、非专业组按照决赛成绩排名选拔出120名选手,前40名选手进入总决赛,其余80名选手为二等奖获得者。非专业组总决赛按文理分组形式进行,每组前30%为特等奖,其余为一等奖。
6、专业组按照决赛成绩排名选拔出20名选手,前6名选手进入总决赛,其余14名选手为二等奖获得者。总决赛产生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
7、优秀团体奖根据系(院)参加决赛选手的平均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排序评选优秀团体奖(计算机科学系、信息工程系不参与优秀团体奖的评选)。
三、时间安排
1、班级选拔赛:2007年10月10日-11月9日
2、系(院)复赛:2007年11月10日-11月23日
3、学校决赛:2007年11月25日-12月10日
4、学校总决赛:2007年12月12日-12月25日
四、比赛内容、参赛规定和评分细则
1、决赛内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Ⅰ》中的主要内容,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形式。
2、总决赛非专业组分文科组与理科组。非专业文科组竞赛内容为网页设计;非专业理科组竞赛内容为可视化程序设计;专业组竞赛内容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决赛阶段采用随机抽取试题的上机考试方式,系统自动现场评分。总决赛采用上机考试方式,非专业文科组由评委集体评分,非专业理科组和专业组采用上机调试,评委集体评分。每位选手的答题答案将在网上公布。
4、参赛选手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参赛,不按时到场参赛者视为自动弃权。
5、评分标准:
非专业文科组总决赛评分标准:参赛者可以任意挑选网页设计工具,要求页面美观大方、色彩搭配合理、网页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生动。页面至少有二级链接,并附作品简介。
非专业理科组和专业组总决赛评分标准:运行、调试、结合程序源代码按步骤给分。
五、奖项设置
1、个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分别奖励500元、200元、100元。
2、设优秀团体奖8个。
第一名奖励3000元,第二名奖励2000元,第三名奖励1000元,第四名至第八名分别奖励900元,800元,700元,600元,500元。
六、大赛要求
1、各系(院)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精心组织,切实把大赛作为加强第二课堂计算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做好大赛组织工作。
2、保证学生人人参与,以班为单位,逐层选拔,狠抓学生赛前训练和选拔,努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3、各系(院)需根据《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创新学分评分细则》对参赛的2006、2007级本科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二ОО七年九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