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黄淮学院2009—2011年专业
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教学系(院):
为了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的战略管理,使我校的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有章可依,为学校下一步进行学科结构和专业布局调整奠定基础,学校决定编制校级和系级两个层次的2009—2011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作为我校“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过渡性、衔接性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的编制可以参照《关于编制黄淮学院2009—2011年学科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相关要求,分为校级和系(院)级两个层次,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外本学科的专业发展状况分析,包括专业结构,传统专业、新兴专业、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劣势专业等内容的分析,以及同类高校的专业建设情况。二是本校或本系(院)的专业发展状况,包括专业布局,招生规模,培养模式,生源情况,就业效果,教学团队,教学设施,科研成果等方面。现状分析要注意总结专业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教训,掌握优势和不足,找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办法,发现有价值的专业生长点。
2、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分两个方面:一是总体建设目标,主要是对专业发展水平和布局的宏观定位,是专业发展要达到的综合水平和规模。二是具体建设目标,是对专业发展水平的微观定位,是专业发展要达到的单项或阶段性目标,主要包括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教学设施等。阶段性目标是分时段要达到的目标。
3、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主要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保障等,制定保障措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途径和操作方法。
这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由“黄淮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按照项目研究的方式进行管理,校级2009—2011年学科发展规划项目组负责校级专业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系(院)的2009—2011年学科发展规划项目组负责本系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不再另行成立专门的项目组。
对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实行分时段过程管理,可以与学科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进行,要分别撰写专业建设现状调研报告、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初稿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修定稿。完成后及时将纸质稿和电子稿各一份报学科建设处。专业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报送时间为2009年4月20日之前,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初稿报送时间为2009年5月30日之前,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修定稿报送时间为2009年7月30日之前。
学科建设处负责组织专家组通过票决的方式对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者退回重新编制,直到合格为止。
联系电话:2853127 邮箱地址:xkc0811@sina.com
黄淮学院
2009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