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教育教学成果奖管理条例》(院字[2012])43号)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对2012年度黄淮学院立项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组织校级鉴定,具体安排如下:
一、鉴定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6月12-20日
会议地点:综合楼201会议室
二、鉴定范围
通过院系预鉴定的57项校级教改项目,其中校级重点研究项目10项、校级研究项目24项、指导项目23项。(详见附表)
三、鉴定依据与内容
1.鉴定的依据:《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教育教学成果奖管理条例》(院字[2012]43号) 第六章项目的鉴定结项和《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鉴定结项指标体系》。
2.鉴定的内容:
1)完成“立项申请书”和“立项任务书”中确定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的情况。
2)研究成果着重突出转型发展过程中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性、创新性、实践性、理念转变、理论提升和推广应用价值等情况。
3)完成规定数目和层次的相关论文。
四、鉴定方法
1.学校成立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教务处、发展规划处、科研处、设备处和有关院系的11位专家组成。
2.采取专家网审量化评价和会议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网审与网评:2014年6月12日将各项目鉴定材料的电子版发给各鉴定专家;2014年6月13-18日鉴定专家网审量化评价;鉴定专家2014年6月19日18:00以前向鉴定委员会(Email: qingqinghaos@tom.com)提交各项目网审量化评价的成绩、审阅意见和初步鉴定意见。
五、鉴定会议议程
2014年6月20日15:30开始在综合楼201会议室进行会议审阅鉴定。
1.发展规划处处长张红运教授主持会议
2.黄淮学院副院长王冰教授讲话
3.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鉴定
4.鉴定程序
1) 校级重点项目鉴定程序:
(1)校级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ppt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8分钟)。
(2)项目负责人接受专家的咨询、质疑和进行相关答辩,现场观看有关项目的网站建设情况。
(3)鉴定委员会审阅研究结项报告、支撑材料和有关原始材料。主要有:项目结项材料是否齐全与规范、发表论文数目与层次是否与文件相符、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成果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如何等。
(4)鉴定委员会给予鉴定意见。
2) 校级研究项目和校级指导项目审查鉴定
鉴定委员会网审量化评价研究结项报告和支撑材料。主要有:项目结项材料是否齐全与规范、发表论文是否与文件相符、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成果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如何等,院系预鉴定是否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结论是否规范合适。课程资源开发类项目的课程网站建设是审查鉴定的重点。
六、联络信息
联系人:王宝红
联系电话:2853306
邮 箱:qingqinghaos@tom.com
高等教育研究所 (发展规划处)
2014年6月12日